枣庄:300余件珍档联袂非遗绝活亮相“国际档案日”
枣庄:300余件珍档联袂非遗绝活亮相“国际档案日”
枣庄:300余件珍档联袂非遗绝活亮相“国际档案日”
6月9日,枣庄市(zǎozhuāngshì)档案局、档案馆联合文联、文旅等相关部门,策划开展了“档案遇见非遗”的(de)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八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了集中展示,以档案视角讲述非遗故事、传承非遗文化。广大市民纷纷走进档案馆,观看(guānkàn)档案展览、体验非遗技艺,将沉睡的历史文献(lìshǐwénxiàn)与鲜活的民间艺术巧妙(qiǎomiào)融合,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寻根之旅(zhīlǚ)”。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de)是非遗传承人(chéngrén)的现场演绎:指尖绽放栩栩如生的剪纸、手中缓缓塑形的古朴(gǔpiáo)陶器、刀尖上精雕细琢的虬曲石榴枝干……李氏传统布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安玲穿梭彩线时感慨道:“本次活动不仅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交流(jiāoliú)的平台,而且市民热情参与、亲手触摸文化(wénhuà)血脉,唤醒的是共同的文化自觉。”
不远处,泛黄的卷页(yè)、斑驳的老照片等档案记录前(qián)引来不少市民驻足凝望。枣庄市档案馆四级调研员张春霞阐释道:“档案作为历史的原始记录,与作为活态传承实践的非遗相辅相成,是文化遗产保护(bǎohù)中极具(jíjù)价值和潜力的方向。活动不仅让公众了解档案,更通过深度参与非遗体验,引导(yǐndǎo)市民真正理解并自觉传承文化根脉。”
市民(shìmín)潘霏的体验印证了这(zhè)一点,她在(zài)亲手制作手工艺品后深有感触:“档案不再是印象中冷峻的符号,而是变成了可触可感的文化体验,极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据悉,此次(cǐcì)展览精心设置了“印象枣庄”“记录枣庄”“触摸枣庄”“品读枣庄”“展望枣庄”五大篇章,运用(yùnyòng)丰富翔实的档案(dàngàn)文献资料,从多(duō)视角展现枣庄的发展历程。其中,展出的300余件珍贵档案文献、照片、音视频及实物档案,主要来自馆藏珍品以及向社会、各部门征集(zhēngjí)的反映历史性成就的资料。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张莉萍(zhānglìpíng) 赵瑞)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