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河曲县高质量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

体育正文 215 0

河曲县高质量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

河曲县高质量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

  沿黄(yánhuáng)生态修复项目区生机盎然。何帅摄

  盛夏时节,行走在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沿黄生态修复项目区,满目苍翠,生机盎然。今年,河曲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wèi)契机,高质量完成覆盖8个乡镇90个行政村的(de)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筑起绿色屏障,更(gèng)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yínshān)”的发展理念在这片土地上得到生动(shēngdòng)实践。

  走进河曲县鹿固乡南墕村生态修复项目区,油松、樟子松(zhāngzisōng)、侧柏等乡土树种错落有致(cuòluòyǒuzhì),榆树、山杏(shānxìng)、金叶榆点缀其间,形成了一道绿色美丽的生态屏障。验收工作组正对每一片造林地进行细致的检查、验收,他们手持专业工具,查看(chákàn)树木的成活率、生长(shēngzhǎng)态势以及栽植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验收人员表示:“目前大部分(dàbùfèn)树木生长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对于个别(gèbié)存在问题的区域,已要求施工方补植补种,确保造林质量。”

  河曲县委、县政府(xiànzhèngfǔ)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zhìyú)重要位置,高度重视。今年,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重要抓手,科学有序地开展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目前,沿黄线生态修复项目5万亩造林任务栽植工作已全部完成(wánchéng),进入验收和后期管护阶段。该项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这一核心任务,充分发挥乡土(xiāngtǔ)树种在提升生态项目建设成效方面(fāngmiàn)的优势。按照新旧衔接、连网成片、规模治理、功能提升的要求(yāoqiú),一般区域选用(xuǎnyòng)了油松、侧柏、樟子松、山杏、山榆等树种;重点区域则(zé)增加金叶榆等树种。

  沿黄线(huángxiàn)生态修复项目5万亩造林任务,主要(zhǔyào)规划在黄河流域重点生态脆弱区(qū)及水土流失、荒漠化(huāngmòhuà)、干旱较为严重的区域。该项目坚持科学、生态、节俭的原则,科学绿化、以水定绿,将绿化、彩化(cǎihuà)、财化与大规模“增绿”、抢救性“复绿”、原生态“补绿”有机结合,致力于打造(dǎzào)“生态美(měi)好、景观异质、功能完备、彰显文化”的国土绿化引领区。同时,注重与新农村建设深度融合,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全力打造一批生活美、生态美、家园美、田园(tiányuán)美的绿色(lǜsè)发展森林示范村,让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河曲县坚定不移走生态(shēngtài)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高度重视(gāodùzhòngshì)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cǎoshā)系统治理,全方位推进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工作,全县森林覆盖率、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shěngjí)文明县城,生态名片愈发(yùfā)闪亮。此次沿黄生态修复工程标志着该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yībù)。

  河曲县相关部门负责人(fùzérén)表示,下一步,将重点(zhòngdiǎn)做好(hǎo)新造林地的抚育管护工作,同时认真实施好“三北”工程6.75万亩抚育任务,持续筑牢黄河沿线生态安全(ānquán)屏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张靓)

河曲县高质量完成5万亩沿黄线生态修复造林工程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