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机器人产业如何释放活力
北京机器人产业如何释放活力
北京机器人产业如何释放活力
在机器人(jīqìrén)的世界里,行走、挥手甚至小跑(xiǎopǎo)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年轻的工程师们变着花样地给机器人上难度。
6月17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chuàngxīn)中心、机器人大世界(shìjiè)。记者见到了丝滑走过砂石(shāshí)地的“天工”机器人、会嘟嘴的松延(sōngyán)动力仿生机器人“小诺”、不断向球门发起冲锋的加速进化机器人、自如游动的仿生鱼等。
提及北京的机器人产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处副处长梁洪郡连续说了(le)几个“居全国首位”:北京目前拥有(yōngyǒu)机器人骨干企业400余家,其中(qízhōng)国家专精(zhuānjīng)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57家,居全国首位;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jìn)30家,居全国首位;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拥有手术机器人注册证24个,居全国首位。
“我们公司基本上很少有‘90前’,大部分都是90后。”松延(sōngyán)动力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哲源毫不犹豫(háobùyóuyù)地说出了公司团队最大的(de)特点:年轻、有活力。
如果把时间拨回今年(jīnnián)4月在(zài)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个(shǒug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松延动力机器人N2在上场前只是(zhǐshì)平平无奇的“小顽童”“旋风小子”。赛后,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小孩儿哥”的N2破圈,收获大量点赞。
“确实(quèshí)没想到,半马之后(zhīhòu)订单大幅度地上涨。”6月17日,姜哲源接受采访时说,销售团队从半马后才慢慢搭起来,一个月就拿下了1000多台的订单,到今天订单量已经突破(tūpò)了2500台。
他还介绍,该团队最近推出了(le)已经产品化的(de)(de)仿生机器人“小诺”,在上一代仿生机器人的基础上,多了个噘嘴的动作。对于这次“进化”,姜哲源只用了一句话解释,“中文里面yu的发音很多,我们(wǒmen)为了让(机器人)口型更逼真,就做了这样的设计”。
和这位95后(hòu)创业者一样,北京的机器人产业直接亮出最新(zuìxīn)“招式”。
加速(jiāsù)进化机器人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机器人大世界,6台加速进化机器人开启了一场小型足球赛(zúqiúsài)。今年3月,清华大学火神队用加速进化的机器人以9∶0的成绩拿下了RoboCup德国公开赛成人尺寸(chǐcùn)组别(zǔbié)决赛冠军。
“现在我们公司(gōngsī)里面都有高中生用机器人(jīqìrén)踢足球。”加速进化创始人兼(jiān)CEO程昊说,北京有非常(fēicháng)丰富的高校资源,也培育了大量的机器人产业相关人才。他还透露(tòulù),8月即将举行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加速进化将提供机器人软硬件平台,支持多支国内外高校队伍参加足球比赛。
多位企业家形成的共识是,和走、跑、跳一样(yīyàng),机器人(jīqìrén)每次“进化”,都是为了离走进千家万户更近一步。程昊说,现阶段,机器人在关节、运动能力等(děng)方向比较成熟(chéngshú),下一步大模型、定位导航等方向可能将迎来大发展,基于大模型的结合(jiéhé),市场上会有一些陪伴型机器人产品落地。随着大模型的发展和硬件精度的提高,机器人将走进工厂。
北京市经济和(hé)信息化局数据显示(xiǎnshì),2024年北京机器人产业营收超过300亿元。2023年以来,北京推动199种创新产品在134种场景实现(shíxiàn)应用落地,覆盖工业制造业、商业服务、教育、医疗、农业、园林等11个领域(lǐngyù);人形机器人创新产品也率先在特种危险作业、物流分拣、无人零售(língshòu)等场景实现批量应用。
目前,8月即将举行的(de)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已吸引了(le)包括加速进化、松延(sōngyán)动力在内的50多支机器人参赛队伍完成注册报名。到那时,国家(guójiā)体育场、国家速滑馆或将传出机器人领域的更多全国纪录、世界纪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yǐn)希宁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6月(yuè)19日 03版
(来源(láiyuán):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