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三夏”生产 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护航“三夏”生产 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护航“三夏”生产 筑牢粮食安全屏障立夏以来(yǐlái),全国夏粮小麦自南向北(běi)陆续成熟收获,在广袤的田野上,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无人机精准植保,烘干(hōnggān)设备高效运转……供销系统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要素等,构建起覆盖“三夏”生产(shēngchǎn)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6月18日,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周家庄乡北捏盘村农户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fā)(梁子栋(liángzidòng)摄)
精准施策(shīcè) 畅通夏收“最后一公里”
在山东青州,由8家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成的“青州市供销合作社农业机械服务联盟”,调配各型收割机、播种机(bōzhǒngjī)等农业机械90余台(套)穿梭于(yú)麦浪之中(zhīzhōng)。
湖北省老河口市(lǎohékǒushì)供销合作社通过统筹全市5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00余支农机队伍及(jí)380台(tái)(套)大型农机设备,建立起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采取(cǎiqǔ)“歇人不歇机”作业模式,日作业能力达3万亩。
针对跨区作业农机手面临的加油难(nán)、休息难等问题,中农集团在(zài)湖北多地加油站开设“夏收供油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xiǎoshí)服务(fúwù),同时还设置了“农业用油定点服务站”,为跨区作业农机手免费提供洗澡、停车、饮用水等暖心(xīn)服务。湖南省桃江县供销合作社推出的“柴油优惠+农机驿站”组合服务,为过往农机手提供免费休息、路线咨询、证件(zhèngjiàn)代办等服务。
6月18日,在江苏连云港市连云区(liányúnqū)的中央储备粮连云港直属(zhíshǔ)库粮食收购作业区(zuòyèqū),工作人员用传输机传送小麦入库。新华社发(王健民摄)
科技赋能 打造粮食产后“安全链(liàn)”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xīnqū),海青供销合作社的智能(néng)化烘干设备正高效运转。据介绍,供销合作社的烘干设备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从过磅到入库仅需(xū)8小时就能达到收购标准。
河南、陕西(shǎnxī)、山西等小麦主产区(zhǔchǎnqū)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也积极行动,依托为农服务中心的烘干仓储(chǔ)设施,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了解决夏粮抢收后的储、运、销等难题(nántí),5月上旬起,中国(zhōngguó)供销集团所属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在湖北、江苏、安徽等地率先启动收购。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仓储业务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中下旬(zhōngxiàxún),供销粮油公司已启用10余个粮库、13个码头,累计收购小麦10万余吨。
6月8日,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市农科院),农民在田里起水稻秧苗(yāngmiáo)(无人机照片(zhàopiān))。新华社发(孟德龙摄)
全链服务(fúwù) 赋能夏种田间管理
在江苏泰兴,供销合作社组建的“农技服务(fúwù)专班”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从麦收到夏种(xiàzhòng)的全链条技术指导。河北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提前签订供货合同,依托销售(xiāoshòu)网络在重点(zhòngdiǎn)乡镇设立1.8万多家直供网点,采用(cǎiyòng)“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模式,及时送肥到村到户。
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各级(jí)农资联盟(liánméng),构建“储备足、配送快、质量优”的保供网络,全面启动“三夏”农资保供工作。陕西宝鸡市级农资联盟按照“市级集采(jícǎi)—县域直供”模式,从生产厂家规模集采直接配送到田间(tiánjiān)地头。目前,全市11家农资经营企业、156个农资经营网点均配备电话(diànhuà)预约、服务上门、拆整零售、送货到田等便民服务,确保“三夏”农资供应不脱销、不断档(dàng)。(记者 汪亚)

立夏以来(yǐlái),全国夏粮小麦自南向北(běi)陆续成熟收获,在广袤的田野上,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无人机精准植保,烘干(hōnggān)设备高效运转……供销系统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要素等,构建起覆盖“三夏”生产(shēngchǎn)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6月18日,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周家庄乡北捏盘村农户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fā)(梁子栋(liángzidòng)摄)
精准施策(shīcè) 畅通夏收“最后一公里”
在山东青州,由8家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成的“青州市供销合作社农业机械服务联盟”,调配各型收割机、播种机(bōzhǒngjī)等农业机械90余台(套)穿梭于(yú)麦浪之中(zhīzhōng)。
湖北省老河口市(lǎohékǒushì)供销合作社通过统筹全市5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00余支农机队伍及(jí)380台(tái)(套)大型农机设备,建立起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采取(cǎiqǔ)“歇人不歇机”作业模式,日作业能力达3万亩。
针对跨区作业农机手面临的加油难(nán)、休息难等问题,中农集团在(zài)湖北多地加油站开设“夏收供油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xiǎoshí)服务(fúwù),同时还设置了“农业用油定点服务站”,为跨区作业农机手免费提供洗澡、停车、饮用水等暖心(xīn)服务。湖南省桃江县供销合作社推出的“柴油优惠+农机驿站”组合服务,为过往农机手提供免费休息、路线咨询、证件(zhèngjiàn)代办等服务。

6月18日,在江苏连云港市连云区(liányúnqū)的中央储备粮连云港直属(zhíshǔ)库粮食收购作业区(zuòyèqū),工作人员用传输机传送小麦入库。新华社发(王健民摄)
科技赋能 打造粮食产后“安全链(liàn)”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xīnqū),海青供销合作社的智能(néng)化烘干设备正高效运转。据介绍,供销合作社的烘干设备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从过磅到入库仅需(xū)8小时就能达到收购标准。
河南、陕西(shǎnxī)、山西等小麦主产区(zhǔchǎnqū)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也积极行动,依托为农服务中心的烘干仓储(chǔ)设施,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了解决夏粮抢收后的储、运、销等难题(nántí),5月上旬起,中国(zhōngguó)供销集团所属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在湖北、江苏、安徽等地率先启动收购。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仓储业务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中下旬(zhōngxiàxún),供销粮油公司已启用10余个粮库、13个码头,累计收购小麦10万余吨。

6月8日,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市农科院),农民在田里起水稻秧苗(yāngmiáo)(无人机照片(zhàopiān))。新华社发(孟德龙摄)
全链服务(fúwù) 赋能夏种田间管理
在江苏泰兴,供销合作社组建的“农技服务(fúwù)专班”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从麦收到夏种(xiàzhòng)的全链条技术指导。河北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提前签订供货合同,依托销售(xiāoshòu)网络在重点(zhòngdiǎn)乡镇设立1.8万多家直供网点,采用(cǎiyòng)“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模式,及时送肥到村到户。
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各级(jí)农资联盟(liánméng),构建“储备足、配送快、质量优”的保供网络,全面启动“三夏”农资保供工作。陕西宝鸡市级农资联盟按照“市级集采(jícǎi)—县域直供”模式,从生产厂家规模集采直接配送到田间(tiánjiān)地头。目前,全市11家农资经营企业、156个农资经营网点均配备电话(diànhuà)预约、服务上门、拆整零售、送货到田等便民服务,确保“三夏”农资供应不脱销、不断档(dàng)。(记者 汪亚)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